林日强:三十余载耕育紫云英绿肥,以“数斤种”绘就“万亩肥力田”
岭南早春的强余风还带着料峭寒意,河源市和平县东水镇梅花村的载耕农田里,已泛起点点紫霞。育紫云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农业环境与耕地质量保护中心副主任林日强蹲在农田里,绘万拔起一株紫云英仔细端详根茎,亩肥随后掐一节嫩茎放口中细嚼,数斤种思绪流转,林日绿肥力田“第一次这样吃紫云英还是强余在36年前。”
“悠悠万事,载耕吃饭为大。育紫云英”彼时,绘万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亩肥其中氮肥紧缺成为制约粮食产量提升的数斤种关键因素。1989年,林日强带着五斤紫云英种子播进河源龙川的试验田,三十六载春秋,他扩繁的“粤肥二号”扎根部分山区市县,保住的适合广东种植的本地种,为广东紫云英绿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林日强-三十余载耕育紫云英绿肥,以“数斤种”绘就“万亩肥力田”,时长共2分07秒)
紫云英花开遍野,部分已结荚。
破解“缺氮”难题
时光回溯到1988年,林日强在信宜支教期间,周末闲暇时,他便随农技推广站技术人员下乡,积累农事知识。当时,由于国内氮肥供应紧张,价格昂贵,大部分农民难以承担购买化肥的成本,想提升耕地肥力面临困境,这一现状深深揪住了林日强的心。
林日强(右一)观察茂名当地紫云英长势。
“不用一粒化肥,照样能亩产千斤水稻。”林日强决心打破这一现状。
林日强选择用紫云英开展增肥地力的试验。作为优质绿肥,紫云英根系发达,能深入土壤,在生长过程中大量吸收空气中的氮并固定于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让土壤变得疏松透气,利于后续农作物生长,为农业生产提供自然助力。当年冬季指导试验田种植紫云英,经过120天的种植,次年三月收获了4000斤鲜草,全部翻压还田,除了撒施40斤石灰外,早稻不再施用其它肥料,早稻亩产达到千斤。此试验对林日强触动很大,让他深刻体会到了紫云英的肥效,自此跟紫云英结下的深厚的感情,也牵起了与紫云英绵延数十载的不解之缘。
将优质绿肥推广到千家万户
在河源市和平县,林日强(右一)向大家介绍紫云英绿肥。
支教回来后,林日强被派驻河源市龙川县,继续开展土肥工作,并第一次接触到了“粤肥2号”紫云英品种。
“当时听说东莞农科所有个早熟的紫云英品种‘东莞种’。这一品种成熟早产量高,在晚稻收割前半个月播种,到生物量最大的盛花期,不耽误广东春耕。这时紫云英翻压还田,提高地力效果最明显。这可能是最适合我们广东的紫云英绿肥品种,就从东莞农科所收集了5斤种子过来。”林日强和南方农村报记者讲述时,眼神中难掩兴奋,一如当年与“粤肥二号”初识。
“东莞种”是“粤肥二号”前身,于1965年在东莞县(当时东莞还是县)农科所里面被发现。“很多紫云英都还没有开花的时候,它就已经进入盛花期了,长得还老高,一下子就被注意到了,东莞农科所收集它的种子保存起来,但没有做全省推广。”林日强回忆。
自“东莞种”拿到手后,林日强开始夜以继日开展培育优化。第一年“东莞种”成熟后,林日强将鲜草卷起成垛,以棍敲打落籽,最终收获了89斤种子。此后,林日强逐年扩大种子产量,保留培育优秀性状,曾以每亩地3斤播种量,创造了亩产万斤鲜草的记录,最高株高超过2米。这一纪录大大增强了林日强的信心。他开始积极在省内外开展“粤肥二号”,并在全省开展示范推广,无意中成了“粤肥二号”的命名人。
“出去交流,结果发现外省都有好多个紫云英品种。我们当时能拿出来的就只有‘东莞种’。我心想不行,不能让别人觉得我们广东紫云英的品种匮乏,我们就取了‘粤肥二号’这个名字。‘粤’就是广东。”林日强笑道。
田埂上的“追花人”
惠州市龙门县“粤肥二号”的后代,个别植株出现变异现象,成花颜色为白色。
“现在开的零星的紫色小花,部分是原来留下来的‘粤肥二号’紫云英品种。”躬身田间,林日强仔细端详紫云英的茎叶生长情况,发现部分紫云英品种已退化。回想往昔推广“粤肥二号”的种种,林日强不禁心痛。
2001年前后,林日强所在单位几乎每年都会免费向全省20个地市发放共计数千斤的“粤肥二号”种子,希冀能带动紫云英绿肥的种植,增肥地力,提高粮食产量。但由于广东紫云英收种困难、成本重,经费不足导致“粤肥二号”未较好地被推广种植,现在只在部分山区县零星留下了“粤肥二号”的后代,变成了“弃儿”。
去年10月21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大力推广种植45万亩紫云英,印发《广东省紫云英种植技术指引》,引导省内种粮大户率先开展紫云英推广种植试点,锚定“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效”目标,有效提升耕地地力,夯实全省粮食稳产增产根基。
“你看!方圆几里地,就这一株长得最好!”林日强踩着田垄缓行,忽然驻足俯身。沾着泥土的手指拨开草丛,一株根茎繁茂、紫花缤纷的紫云英映入眼帘,林日强喜出望外。
看根系、观长势,这样执着的职业习惯,在阡陌间已持续三十载,只为选育出更适合广东的紫云英绿肥。每年紫云英花开,如期而至的还有林日强的身影,那句“以小肥换大肥,以无机换有机”的理念,践行在千万次弯腰起身间,浸透着岭南的晨霜与暮雨。紫云英在春风中拔节起舞,是广东农业现代化在沃野千里的具象生长,是端稳中国饭碗的生态底气,在每一寸被绿肥唤醒的岭南乡土上,铺就千里沃野。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林健民
摄影:谭家富 蓝东旭
来源:南方农村报
- [2025-09-27 13:56] 吊装作业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 [2025-09-27 13:55] 山东:巧大娘等2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 [2025-09-27 13:27] 浙江省发布元宵节食品专项抽检结果:所有样品全部合格
- [2025-09-27 13:23] 定远县举办第三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
- [2025-09-27 13:12] BICES 2025倒计时13天︱BICES 2025首批“三新”申报企业名录发布
- [2025-09-27 12:57] 上海市消保委测评20款果汁发现 有的鲜榨果汁开封2小时后菌落总数超标
- [2025-09-27 12:50] 蔡澜港式点心一门店菜品含异物被罚
- [2025-09-27 12:50] 100款儿童服装测评结果出炉 耐克、真维斯等28款样品不达标
- [2025-09-27 12:38] BICES 2025倒计时13天︱BICES 2025首批“三新”申报企业名录发布
- [2025-09-27 12:26] 重庆市消委会测试PP
- [2025-09-27 12:15] 省赛一等奖获得者林天晓:对茶叶的热爱是我最大的动力
- [2025-09-27 12:15] 趣味赶海庆丰年 山海阳西邀您来“寻宝”
- [2025-09-27 12:07] 我国最大煤制天然气基地外输管道开建!太重挖机助力
- [2025-09-27 12:00] 上海:1批次广式豆沙味月饼不合格
- [2025-09-27 11:54] 网红零食被曝缺斤短两 卫龙15克魔芋爽实际只有8.9克
- [2025-09-27 11:51] 郎溪县毕桥镇:爱心暑托班“五老”伴成长
- [2025-09-27 11:48] 钢协组织召开钢铁行业“十五五”技术预测研讨会
- [2025-09-27 11:42] 发布虚假广告 北京宏沄数智科技有限公司被罚40万元
- [2025-09-27 11:38] 浙江发布市售青团抽检报告:合格率98%
- [2025-09-27 11:27] 潜山市:三月春光无限好 志愿者们植树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