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40余万亩晚造水稻即将完成收割
沉甸甸的化州稻谷在稻秆上随风摇曳,现代化的余万收割机在稻田中来回穿梭,伴随着轰鸣的亩晚机器声,一茬茬水稻被收割机收入囊中。造水
收割机在稻田中收割稻谷。成收
在化州市丽岗镇平坦村,化州农户们正在进行晚造水稻收割工作。余万在田间小路上,亩晚稻谷经过高效的造水脱粒、清选流程后,稻即被装入机舱,将完再由运粮车运往仓库。成收
随着广东大地正式入秋,化州化州40.44万亩晚造水稻的收割工作也进入扫尾阶段。
合江镇种植户周美所在的晟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种有300多亩水稻,亩产达到800多斤,比去年增产显著。她告诉记者,这样的成果得益于机械化作业,“今年,合作社从育秧、插秧、管护到收割全过程都实现了机械化,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还保证了产量。”
现代化农机大大提高了采收效率。
党的十八大以来,化州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加强粮食生产管理,推动全市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经过初步统计,今年化州晚稻种植面积达到40.44万亩,单产和总产方面稳中有增,有望实现粮食生产‘只增不减’的目标,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化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得益于今年较好的气候条件、科学的田间管理以及高效的农业技术,化州市今年粮食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以及总产量均有望实现稳定增长。
目前,化州全市已完成粮食播种面积90.98万亩,完成春收、夏收粮食产量17.81万吨,预计秋收后可完成既定粮食生产任务。
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种植效益,化州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在稳定双季稻生产的基础上,鼓励农户利用冬闲田开展冬种工作。通过这一举措,将“冬闲田”转变为“农忙田”和“效益田”,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全市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胡亦赟
通讯员:陈家浩、董天忠
- [2025-09-27 13:24] 携手共进,擎动未来!
- [2025-09-27 13:14] 国家电影局:短片赴境外参加电影节须依法备案
- [2025-09-27 13:04] 今日小暑: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2025-09-27 12:59] 文物之韵 文化之美(纵横)
- [2025-09-27 12:55] 钢协组织召开钢铁行业“十五五”技术预测研讨会
- [2025-09-27 12:48] 国家电影局:短片赴境外参加电影节须依法备案
- [2025-09-27 12:47] 地铁壁画 绚烂的公共艺术长廊
- [2025-09-27 12:31] 解锁“国风热”的时代密码
- [2025-09-27 12:30] 第七届“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隆重举行!
- [2025-09-27 12:14] 良渚申遗成功五周年:看见文明圣地的更多面
- [2025-09-27 12:09] 翁彦俊:景德镇御窑厂见证了怎样的东西文明互鉴?
- [2025-09-27 11:59] “青铜器之乡”宝鸡142件“国家宝藏”聚首申城
- [2025-09-27 11:59] 只教真功夫!康明斯“教师天团”来了
- [2025-09-27 11:57] 良渚申遗成功五周年:看见文明圣地的更多面
- [2025-09-27 11:43] 北京皮影的工艺之美:刀笔翩跹 光影生姿
- [2025-09-27 11:24] 传统文化为何越来越“潮”(新语)
- [2025-09-27 11:19] 【冰雪克星】柳工除雪装载机:一机多能,高效应对极寒挑战!
- [2025-09-27 11:08] 年轻人热衷中式养生 “国潮”引领新“食”尚
- [2025-09-27 11:04] 年轻人热衷中式养生 “国潮”引领新“食”尚
- [2025-09-27 10:52] 广西侗乡研学热 学子体验非遗之美